在现代医学中,蛋白质药物(如胰岛素、GLP-1减肥药、单克隆抗体等)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肥胖、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武器。然而,这些药物有一个共同的软肋:它们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很短,需要患者每周、甚至每天进行注射,不仅影响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生理上的痛苦,而且需要长期使用,花费不菲。
 
CAR - T 细胞:“活体” 药物的新希望
2025 年 8 月 29 日,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彭敏团队在 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论文:“GD2TIF cells as a platform for single - dose and long - term delivery of biologics”(GD2TIF 细胞:作为单剂量、长期递送生物制剂的平台)。
 
该研究开发出的一种长寿 CAR - T 细胞,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体内递送平台,在动物模型中成功实现了肥胖和糖尿病治疗药物 GLP - 1 的长期稳定递送。仅需单次输入,就能在体内长期、稳定地生产并释放治疗糖尿病或肥胖的药物,为那些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带来了“一次性治愈”的潜在可能性。
什么是CAR - T 细胞
CAR-T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简称,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明星技术,CAR - T 细胞是一种 “活体” 药物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改造成专门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精准导弹”,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在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癌症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传统的CAR-T细胞有个致命缺陷——寿命有限。在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后,它们会逐渐衰竭死亡,导致治疗效果难以持久。这对于需要长期给药的慢性病治疗来说,显然不够理想。
 GD2TIF 细胞:安全无痕的 “细胞工厂”
GD2TIF 细胞:安全无痕的 “细胞工厂”
彭敏团队长期深耕于 T 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研究。他们想要让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细胞,不仅用于攻击癌细胞,还能成为生产药物的平台。
研究团队瞄准了一个明确的靶点——GD2。这是一种在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大量存在的糖抗原,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很少。基于此靶点的CAR-T细胞(GD2 CAR-T)已经在神经母细胞瘤等儿童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效果且安全性可控。
在 2024 年,团队通过多重基因编辑诱导出了一种长寿 T 细胞状态,将其命名为 “类永生化” 功能性 T 细胞(Immortal - like and Functional T cells),简称 TIF 细胞 。
TIF 细胞能够在动物体内长期安全存在,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实现了对肿瘤的长期缓解,这一成果有望解决 CAR - T 细胞因丢失而导致的肿瘤复发难题,目前相关成果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在此基础上,彭敏团队进一步开发了靶向哮喘关键致病因子的 5TIF4 细胞,在动物模型中,单次输入 5TIF4 细胞就实现了哮喘的长期缓解 。不过,该分泌功能伴随着杀伤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所以并不适合用来分泌与哮喘无关的分子。
在本研究中,团队将GD2 CAR与TIF技术相结合,创造了GD2TIF细胞。这种细胞不仅具有靶向GD2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体内长期稳定存在(小鼠实验中已验证超过一年),且无需传统的化疗预处理就能在体内扩增。
由于GD2TIF细胞具有长寿特性,它们能在体内长期存活并自我更新,从而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并释放治疗蛋白,形成稳定的药物浓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胞在正常人体内没有明确的攻击目标(因为正常组织很少表达GD2),因此可以安全地作为“惰性”的细胞存在,不会攻击正常组织。

单剂 GD2TIF-GLP-1 细胞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和糖尿病
研究团队以当前热门的减肥和糖尿病治疗为例,验证了这一平台的巨大潜力。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虽然是有效的减肥降糖药物,但其最大痛点就是需要频繁注射——天然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只有2-5分钟,即使经过改良的长效制剂,也需要每周注射一次。
彭敏团队构建了能分泌GLP-1的GD2TIF细胞(GD2TIF-GLP-1),并将其输注到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内。结果令人振奋:
- 单次输注即可长期起效
- 小鼠体重持续控制在健康水平
- 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 未出现传统GLP-1药物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
- 体重不会无限下降,存在天然的“安全阀”
这意味着,未来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只需要接受一次细胞输注,就能获得长期的治疗效果,无需再忍受频繁注射之苦。
小结
从理论上来说,GD2TIF 细胞具备在动物体内长期分泌任何蛋白质的潜力,这就为那些需要长期反复(甚至终身)使用的蛋白质药物,提供了一个仅需单次给药的通用递送平台 。鉴于治疗慢性病的大部分蛋白质药物都需要反复给药,GD2TIF 细胞有望为多种慢性疾病提供单次给药的 “治愈性” 细胞疗法。
清华大学彭敏团队的这项研究,代表了一种革命性的药物递送新思路——不再只是单纯地开发新药物,而是重新设计我们的给药方式。
将活体细胞改造为“药厂”,让治病从“反复干预”变为“一次修复”,这种转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许多慢性疾病的治疗模式。
虽然这项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但它无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有一天,慢性病患者或许真的能够摆脱频繁注射的困扰,通过一次治疗就获得长期甚至永久的健康改善。
科学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更在于为人类打开一扇通向更好未来的窗户。GD2TIF细胞技术,正是这样一扇充满光明的窗户。